我叫刘长春 ,今年47岁,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环通乡光复社区村现任村长,同时任光复社区村民间基建队负责人。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交流创业心得的机会,也希望领导对我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指正!
我生在光复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看太多了父辈们艰辛靠天吃饭的日子,也品尝了生活中太多的苦涩与窘迫,改变是我心中一直存在的想法。感谢农村特殊的环境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格,感谢生活的磨砺锻炼了我励志竭精的意志,感谢乡邻的鼓励激发了我奋发向上的精神,感谢前进路上所有的困难推动我勇于创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下面我分六部分把我的创业经历与成果向各位领导做一下总结与汇报:
一、而立之年,举步维艰,挑战自己,辛劳致富!
2002年,而立之年的我经过不断努力的学习,通过层层苛刻的选拔,终于如愿奔赴辽宁,出任通化市坤伟食品有限公司辽宁省总经理。
初来乍到的不适,异地无依的凄凉,让我举步维艰,困难绝不能打倒强者,艰辛的汗水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招兵买马,言传身教,亲力亲为,每个零售点的地方都留下了那个不服输的身影,4年的不懈努力,属于我的销售王国初见成效,团队强大的影响力是存折上不断跳跃变化的数字。
二、衣锦还乡,满目苍夷,从零做起,初见成效!
2006年,我回家看望亲朋,城乡结合部的重建让好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没有了方向,四处打零工,欠的工钱要不回,好多人迷恋上了不良嗜好,喝酒、打牌、四处游荡······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辽宁的事业正如日中天,可家乡的人们更是我的牵挂和希望,失衡的天平倒向了那个日夜牵挂的地方。
我毅然决然地结束了心中的不舍,回到了家乡。新的挑战摆在面前,我没有喘息的机会,立刻投入了新的市场调研中,经过反复的琢磨,通宵熬红双眼的代价,一年筹备后一个农村民间基建队成立了!
三、树立品牌,质量至上,扶贫爱业,口碑相传!
2009年,基建队完全成型,初涉建筑行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的脚印遍布小山城各个建筑工地的角落,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我要求大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哪怕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要大家认认真真地做好,没黑没夜地付出,换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成果,口口相传的是精益求精的基建队完美作品;渐渐填满的是基建队每位村民的丰硕钱袋。
截止2016年末,我带领的基建队从村民最初的打零工年均收入4-5千元,到如今年均收入近1.5万元,整个基建队年创造总价值都在40多万元,带领10户村民脱贫,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20余人,真正做到了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四、爱戴村民,真情凝聚,互帮互助,齐奔小康!
几年的打拼,建筑队日渐红火。更多的村民找到了我,其中不乏我的家人亲属,可是我却在这些人中,偏偏挑选了2名残疾人加入了基建队,家人的不理解换来的是全体村民竖起的大拇指,光复社区村从此有了一个不变的信条:有困难,就找刘长春!我常说:我富了,就要带领大家一起富,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要把最好最美的带给家乡,共同奔向小康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五、担当村长,众望所归,不忘己任,勇做脊梁!
2016年,我又迎来了更新的挑战,我被村民推上了村长的位置,我觉得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挑着的是全体村民的希望,挑着的是全体村民的未来,我要用我的全部为这个大家庭服好务,为这个大家庭当好领头羊!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家乡的父老给了我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我要把村里所有的事当成己任,就为了所有村民的美好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基建队稳步前行,我又想到了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扶,我正积极的联合多个培训基地,想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学好技术,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各个需要的地方去,为自己致富,为国家献力!
六、寻求发展,稳步向前,与时俱进,大展宏图!
2017年,我已经做好了新的规划,蛮干、瞎干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才是当下最好的发展需要。光复社区村更美的蓝图就在眼前,在乡领导的监督指导下,我一定会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村民奔小康!做一个村民信赖,拥戴的合格的优秀村领导,创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