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通化市人才服务局>>优秀人才

集安市返乡创业人才 孔庆森

【 时间:2017-10-19 14:25 稿源: 】

  饮水者怀其源,富了不忘家乡人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集安市返乡创业带头人孔庆森在二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在外打工的建筑工人转型为家乡有名的致富能人。 

  孔庆森是集安市鸭江谷酒庄总经理,1968年出生在青石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名在大山里成长起来的有知识、有理想、有胆识、有作为的优秀农民党员。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1986年6月,18岁的孔庆森南下深圳打工。在深圳,他做过建筑工人,在五金厂当过电焊工,在生猪养殖场当过养猪工人……,繁华的都市里,他虽然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可是对每样工作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上他头脑灵活,虚心好学,不断地实践总结。在外打工期间他学会了建筑、电焊等手艺,尤其是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练就了一身致富本领。 

  一、扎实苦干,全心全意创事业 

  1994年9月,孔庆森结束了8年的打工生涯回乡创业。回乡后他就开始思索,在闭塞落后的家乡,应该发展什么产业才能做强做大。1995年,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孔庆森凭着一腔创业热情,多方招商引资,率先搞起了生态沟养殖蛤什蚂。在实践中积累养殖经验,实行股份制经营,经过3年的努力奋斗,实现年收入100万元。获得成功之后,他心系群众,积极帮助同村的乡亲们,在资金、技术、场地上给予大力的扶持,带动了一大批水产养殖专业户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如今,青石镇石湖村已发展立体生态沟6条,生态沟养殖蛤什蚂已经成为振兴石湖村经济的特色产业。1998年,他又在多次外出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率先发展起林下野山参种植。在他的带动下,石湖村已将80%的适宜发展林下野山参的山林承包给村民,林下种植野山参成为青石镇石湖村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 

  二、传经送宝,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为了转移村里的富余劳动力,他多方调研,寻找新的经济项目。2001年,他带着村里富余劳动力到集安市清河镇发展矿产业。2003年,他带着石湖村的15名村民和招募的30名农民工到朝鲜发展矿产业,实现人均年收入3万元。2004年,他多方调研,领着村里几名年轻人,投资30多万元,包下村里最大的一条江岔,开发拦江养鱼事业,受技术和经验制约,最初的一段时间,很多工作都摸不着头绪,凭着想象干,眼看着进入汛期,可鱼的长势却不乐观,他意识到,干事业光有决心和毅力还不够,还要懂技术、会管理。于是,他找来渔业书籍认真研究,同时,积极求教于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渔民,通过吸收借鉴各方面经验,他购买了大型拦江网具,将江岔1000亩水面围起来,并科学配对饲料,对渔场里的鱼实行定点、定时投喂,经过3个月的努力,到了捕捞季节,他养的鱼不但长的非常好,而且由于采用了定点投喂,鱼群聚堆,一网下去,成百上千斤的鱼全打上来了,不仅节约了捕捞成本,而且鱼的回收率也非常高。取得了收益的孔庆森,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了其他渔业养殖户,其他渔业养殖户第二年也纷纷效仿了他的做法,极大提高了当地鱼类养殖效益,人均年收入实现2.5万元。在“党员创业帮带工程”活动中,孔庆森被镇党委确定为党员创业示范户。 

  三、富而思进,开拓致富新思路 

  人生独特的地方在于不松懈追求,孔庆森头脑灵活、不安于现状,立足土地、看准市场,2012年7月,他邀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对鸭绿江河谷区域自然条件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专家们一致认为,鸭绿江河谷是我国山葡萄种植的重要产区,特质性突出。2013年,经过前期考察准备,他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鸭江谷酒庄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建设酒庄、酒店、水上游乐、水产养殖等四大功能相互配套,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14年,政府参与,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聘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教授为技术顾问,成立了集安鸭绿江河谷山葡萄酒研发中心,为产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孔庆森带头种植有机葡萄,一流的原料,决定了葡萄酒一流的品质。在“2016中国葡萄酒行业年度最具魅力/潜力酒庄”评选中,集安鸭江谷酒庄荣获“潜力酒庄”称号。鸭江谷酒庄项目的建设给青石镇山葡萄产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为30多户农民提供了种植项目,有效带动农民120余人增收致富,促进了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数年的辛勤耕耘、不断累积,孔庆森已成为村里的创业能人、致富能人。他常说是这片养育他的肥沃土地,打造了他坚韧不懈的性格,他会把这份感激之情化作今后人生发展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尽最大努力回报家乡、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饮水者怀其源,富了不忘家乡人”,这是青石镇石湖村一位普通农民党员的信念和追求。49岁的孔庆森,饮水思源,心系家乡,富了不忘回报家乡人,主动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并为乡镇小学、敬老院、四川灾区捐款数万元,展现了新时期农民党员的卓越风采。他先后被青石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集安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党员,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希望做得更大,希望其他乡镇村民也加入到这个行列,这样大家就一起过上好日子了。”孔庆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