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通化市人才服务局>>各县区人才工作>>辉南县人才工作

辉南县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 时间:2017-10-11 15:37 稿源: 】

  近年来,辉南县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服务职能,以落实返乡创业政策为重点,以构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等体系为保障,全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大创业”态势已初步形成。
  完善创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创业政策。辉南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的意见》《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坚持“非禁即入”原则,以创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培育创业项目,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提升创业能力和成功率,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信息共享服务。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依托特色产业资源,突出辉南大米、长白山特色产业、特色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扶持产业大户,使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吸引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工业强县进程。结合县情,征集具有市场前景的招商引资项目,返乡创业人员享有项目建设优先权,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动服务、积极作为,全面落实企业发展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围绕县域生态旅游业,不断提升景区景点的商贸和餐饮服务水平,吸纳更多返乡人员参与创业。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相继与县邮政储蓄银行、县农商行签订协议,作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与管理的合作银行,设立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1500万元,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投身家乡资源开发、电子商务、长白山特产加工销售、特色种植养殖等项目,通过全面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双赢目标。

  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积极搭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辉南县在各乡镇、社区、行政村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4个、高质量就业示范村6个。东街社区经省人社厅推荐被人社部评选为第四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实现了更加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建立信息网络,完善基层平台服务功能。开发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城镇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依托户籍数据,对全县劳动力资源就业状态、具备技能、就业意向、就业服务需求等情况进行实名登记统计,主动对接,由被动工作转为主动跟踪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与效益,为下一步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数据对接奠定基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为乡镇、社区事务所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50名、就业辅导员20名,为144个村级服务站配备兼职工作人员。不断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定期学习,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水平。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创业能力。整合培训资源,将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育工程、农村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农村妇女就业技能提升有机结合,制定培训计划、目标考核标准。建立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技能水平,聘请讲师授课,开展社区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电子商务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围绕农村主导产业,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围绕生态旅游,加大农家乐、宾馆、酒楼等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品位。

  培育创业典型,扩大带动效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户外LED屏等媒体广泛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创业典型事迹和创业工作动态等。经过推荐、评审,张仁传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成功举办了辉南县“最美创业人”发布会,经过广泛征集和推荐,采访百余名创业者,最终评选出辉南县“最美创业人”8名、“最美创业集体”2个,在讲述和分享精彩创业故事中,大力倡导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激发全民创业热情。